4月17日,一场聚焦科技创新的深度研学在四川万物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开。来自川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电子信息、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实地探访这家以"边缘计算+跨平台开发"技术闻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技术展示、核心研发团队对话等环节,向同学们深刻展示了边缘智能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
在万物纵横CTO杨帆博士带领下,学子们首次进入企业核心技术中枢——万物纵横AI研究院。500平米的研发中心内,三大核心专利技术引发热烈关注:
ThingSense智能物联平台:现场演示工业级边缘产品在智慧工厂的实时数据处理,通过自研算法和系统将响应速度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
SDK2:展示公司独创的"SDK2.0泛终端适配系统",可实现一次开发同步部署至12类异构物联网计算节点,并极大程度地提升开发效率;
云边协同算法:实现海量边缘设备硬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监控,对应用软件和算法模型进行统一部署、调度。
座谈会上,参与交流的万物工程师们对来访学生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企业优势及科研方向,并首次披露企业"校园技术护航计划",公司向加入该计划的同学:
免费提供万物自研的AI计算设备,免费提供万物自研的软件系统,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支撑同学们持续提升AI和边缘计算相关技术,参与各种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毕业设计和工程实践。
在SDK2开发工作展示环节,企业高级工程师曾倬现场讲解"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使用以及SDK2在边缘设备和云平台交互的优势",并进行项目演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李同学感慨:"没想到国产开发框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活动当天即有8名研究生提交实习申请,涉及边缘计算算法优化、SDK生态建设等核心岗位。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两年占总投入 30%
持有发明专利20多项
主导制定多项物联网领域IEEE国家标准
技术成果转化率达78%,高于行业均值25个百分点
此次校企交流活动通过"核心技术可视化呈现+真实研发场景体验"的创新形式,不仅展现万物纵横在物联网底层技术的深厚积累,更搭建起产学研深度对接的立体平台。正如杨帆博士所言:"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技术展示,更是要构建中国智能物联技术的开发者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