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简称 K8s)和 Docker 是容器技术生态中紧密相关但定位不同的两个工具,它们的关系可以从 “基础与管理” 的角度理解:
1. 核心定位不同
Docker:是容器化技术的 “基石”,专注于单个容器的创建、打包和运行。
它解决了 “应用在不同环境中运行不一致” 的问题 —— 通过将应用代码、依赖库、配置等打包成标准化的 “容器镜像”,确保应用在开发、测试、生产环境中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运行。
Docker 提供了容器引擎(Docker Engine),负责容器的启动、停止、隔离等生命周期管理。
Kubernetes:是容器的 “编排平台”,专注于大规模容器集群的管理。
当应用由多个容器组成(例如前端、后端、数据库等),且需要在多台服务器上部署时,Kubernetes 负责解决:容器调度(谁跑在哪台机器)、负载均衡、自动扩缩容(流量大时加容器,小时减容器)、故障自愈(容器崩溃后自动重启)、滚动更新等复杂问题。
2. 协作关系:Docker 为 K8s 提供 “原材料”
Kubernetes 本身不直接创建容器,它依赖底层的 “容器运行时”(Container Runtime)来实现容器的实际运行。
早期,Kubernetes 默认使用 Docker 作为容器运行时(通过 Docker Engine 创建和管理容器)。
后来,Kubernetes 通过 “容器运行时接口(CRI)” 支持更多运行时(如 containerd、CRI-O 等),但 Docker 仍是最常用的选择之一(需通过 cri-dockerd 适配 CRI)。
简单说:Docker 负责 “造容器”,Kubernetes 负责 “管容器”—— 当你用 Docker 打包好应用镜像后,Kubernetes 可以接管这些镜像,将其部署到集群中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3. 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单独用 Docker 可以运行少量容器,但无法高效管理大规模容器集群。
单独用 Kubernetes 无法直接创建容器,必须依赖容器运行时(如 Docker)。
实际生产中,两者常配合使用:用 Docker 打包应用,用 Kubernetes 编排和管理这些容器,形成 “开发 - 打包 - 部署 - 管理” 的完整容器化流程。
总结:Docker 是容器化的 “工具”,解决应用打包和单机运行问题;Kubernetes 是容器的 “操作系统”,解决多容器、多机器的集群管理问题,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容器化部署的核心技术栈。
结论
Docker 是一个容器化平台,用于在独立于操作系统的容器中构建和部署应用程序。它可以在 Windows、Linux 或 macOS 上使用 Docker Desktop 进行安装,并包括 Compose 和 Swarm 等其他解决方案。在大型环境中,需要使用多个节点的集群来确保高可用性和其他高级功能。因此,需要像 Docker Swarm 和 Kubernetes 这样的容器编排解决方案。这两个平台的功能对比表明,两者都支持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但是,Swarm 更易于安装和使用,而 Kubernetes 支持自动扩展和内置监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