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Rockchip)的 RV1126B 是一款专为 AI 视觉与边缘计算 设计的高性能系统级芯片(SoC),于 2025 年第二季度量产上市,定位为 RV1126 系列的全功能升级版。以下是其核心特性与应用场景的详细解析:
一、硬件架构与性能
CPU 与 NPU 配置
搭载 4 核 ARM Cortex-A53 处理器,主频提升至 1.5GHz,性能较同档位芯片翻倍。
集成自研 3TOPS 算力 NPU(支持 INT8/INT16 混合精度),可流畅运行参数规模在 20 亿以内的大语言模型(如 LLaMA 7B)和多模态模型(如 CLIP),支持权重稀疏化、Transformer 优化技术,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语义理解能力。
多媒体处理能力
视频编解码:支持 800 万像素 45FPS 超高清 H.264/H.265 编码,动态码率优化技术可节省 50% 码流,相同存储空间录制时长翻倍。
AI-ISP 硬件引擎:独立于 NPU 运行,支持 1200 万像素图像信号处理,包含 HDR、3DNR、鱼眼校正等算法,夜间成像亮度提升 30%,且无需占用 NPU 资源,降低功耗与带宽压力。
多摄像头支持:支持 4 路 MIPI CSI/LVDS 或 DVP 输入,适用于全景拼接、双目视觉等场景。
内存与接口
存储接口:支持 LPDDR4/LPDDR4X(最高 4GB)、eMMC(最高 64GB)、SPI Flash 及 TF 卡,满足高带宽与大容量存储需求。
外围接口:集成 USB 3.0 OTG、双千兆以太网(带 TSO 加速)、HDMI 2.0、MIPI DSI 显示接口,以及 I2C、SPI、UART 等常规外设。
低功耗设计:待机功耗低至 1mW,支持 7×24 小时音视频监测,适用于电池供电或长期运行设备。
产品推荐
DA030R 是万物纵横推出的搭载高集成智能视觉深度学习芯片瑞芯微RV1126B,处理器为 四核ARM-A53,主频1.5GHz,算力3 TOPS@INT8,支持 4 路高清视频智能分析,支持混合精度运算,具备高性能、低功耗、外设接口全、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通过搭配多样化深度学习算法,灵活应对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能源等场景,实现边缘侧的数字化赋能。
二、安全与可靠性
国密级安全方案
内置硬件级安全模块,支持 SM2/SM3/SM4 加密算法,集成 TrustZone 安全隔离技术与 KeyLadder 密钥管理系统,确保数据采集、存储及 AI 模型的全链路安全,满足金融、安防等高敏感场景需求。
工业级可靠性
支持宽电压输入(3.3V-5V)、-40℃ 至 85℃ 工作温度范围,专为车载、工业控制等严苛环境设计。
三、开发支持与生态
开发工具链
提供完整的 Linux SDK,支持 TensorFlow、PyTorch、ONNX 等主流框架模型转换,开发者可快速部署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算法。
兼容 RV1126 硬件设计(通过 RV1126B-P 型号实现 Pin2Pin 替代),降低产品升级成本。
开发板与应用案例
Firefly AIO-1126:支持 4K 编解码、POE 供电,适用于智能摄像头、工业质检。
EAI Nano TB:集成 WiFi 6、双千兆以太网,可扩展 4G/5G 模块,用于边缘计算网关。
行业合作: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视觉模块,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厂商联合推出 AI 摄像头方案。
四、应用场景
智能安防
支持 800 万像素超高清监控、周界警戒、人脸 / 车牌识别,结合 AOV3.0 音频事件检测(如枪声、玻璃破碎声),实现全天候音视频异常预警。
工业视觉
4K 分辨率下支持动态码率优化,适用于流水线缺陷检测、产品尺寸测量,配合硬件防抖技术(6-DOF 数字防抖),确保运动物体清晰成像。
智能车载
支持 8 路 1080P 视频同步处理,可实现 ADAS(车道偏离预警)、DMS(驾驶员疲劳监测)及车载环视系统,已通过车规级可靠性测试。
服务机器人
多模态模型推理能力可实现自主导航、人机交互,集成低功耗音频唤醒技术,适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
五、与竞品对比
性能优势:较君正 T41(1.2TOPS NPU)、全志 T536(无独立 AI-ISP),RV1126B 在算力、图像质量及低功耗设计上更具竞争力,尤其适合需要运行大模型的边缘场景。
成本控制:通过集成以太网 PHY、音频编解码器等外设,减少外围电路设计复杂度,降低 BOM 成本。
六、量产与供货
RV1126B 已于 2025 年 5 月开启批量供货,提供核心板(如 EAI1126B-Core-T)和开发套件,适配安防、车载、工业等领域的快速落地需求。
总结
RV1126B 凭借 3TOPS 算力 NPU、独立 AI-ISP 架构及 硬件级安全方案,成为边缘 AI 视觉领域的标杆产品。其高性能、低功耗及丰富接口,使其在智能安防、工业质检、车载电子等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推动终端设备从 “看得清” 向 “看得懂” 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