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厨亮灶项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后厨操作的智能监管,核心聚焦以下几类算法:
一、人员规范与身份管控算法
着装合规检测
厨师帽 / 口罩识别:基于 YOLOv8、ResNet 等目标检测模型,实时检测后厨人员是否佩戴厨师帽、规范佩戴口罩,准确率可达 98% 以上。部分方案结合姿态分析,判断口罩是否遮挡口鼻关键区域。
工作服 / 手套检测:通过图像分割技术识别工作服穿戴完整性及手套是否破损,例如使用 U-Net 轻量版模型分割衣物区域。
人员身份管理
人脸识别与白名单机制:基于 ArcFace 或 FaceNet 算法构建员工人脸库,识别非授权人员进入后厨,误报率低于 5%。夜间异常闯入检测则结合红外成像与动态目标追踪,实现 24 小时值守。
二、行为安全与操作规范算法
违规行为识别
抽烟 / 玩手机检测:采用 3D 卷积神经网络(C3D)分析时序动作特征,识别抽烟时的手部动作与烟雾形态,或通过 MobileNetV3 检测手机屏幕亮屏状态,响应时间小于 1 秒。
离岗检测:基于时空注意力机制(Spatio-Temporal Attention)监测关键岗位人员停留时长,离岗超过设定阈值(如 3 分钟)触发告警。
操作风险预警
动火离人监测:结合火焰识别与人体姿态估计,当炉灶持续燃烧且检测不到厨师操作时(如超过 30 秒),通过边缘计算盒子即时推送警报。部分方案引入热成像技术,区分正常火焰与异常高温。
生熟分开检测:基于 YOLOv5 构建生熟肉分类模型,部署于智能菜板,通过红绿灯光提示生熟混用风险,准确率达 97%。
三、环境卫生与安全隐患算法
卫生状态监测
垃圾满溢 / 地面异物检测:利用 Faster R-CNN 模型检测垃圾桶容量,结合密度估计判断地面垃圾堆积程度,误报率低于 8%。鼠患识别则通过 YOLOv5s 与帧间差分法,捕捉老鼠移动轨迹。
油渍 / 水渍分析:采用多尺度光照补偿(Gamma 校正范围 0.3-1.8)增强图像对比度,结合 U-Net 模型分割油污区域,支持动态阈值调整。
消防安全预警
烟火识别:融合颜色特征(HSV 色域分析)与时序特征(LSTM 模型),可区分炒菜油烟与火灾烟雾,在 300 段真实视频测试中 mAP@0.5 达 0.896。部分方案集成烟感传感器,实现多模态数据融合。
四、多模态融合与环境自适应算法
复杂场景预处理
油烟与光照补偿:通过多尺度特征分解(如 U-Net 轻量版分割油烟区域),结合自适应伽马校正技术,将灶台强光与冷藏区背光场景的有效识别率从不足 50% 提升至 85% 以上。
多模态特征融合
时空特征融合:采用 ResNet-18 提取空间特征,结合 LSTM 分析 3 帧时序动作,动态调整权重 α(0.3-0.8),在厨师快速翻炒场景下误报率从 35% 降至 6.9%。陌讯 v3.2 算法在 300 段视频测试中推理延迟仅 42ms,满足实时性要求。
五、数据驱动与优化算法
模型轻量化与量化
通过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与 INT8 量化技术,将模型体积压缩至原体积的 1/4,精度损失≤1.2%,适配 RK3588 等边缘计算芯片。例如,YOLOv5s 量化后在 NPU 上的推理速度提升 2 倍。
动态阈值与策略优化
基于历史违规数据(如午餐时段违规率较高),通过 LSTM 模型预测高风险时段,自动调整检测阈值(如将口罩检测置信度从 0.75 提高至 0.9)。某连锁餐饮品牌通过动态策略优化,误报率从 38.2% 降至 8.7%。
六、典型应用场景与技术架构
边缘 - 云端协同
边缘端(如 RK3588 NPU)处理 5-10 路摄像头实时推理,云端集中管理多节点数据,支持 120 + 算法自由组合。例如,优信无限方案通过边缘 AI 盒子实现 28 种违规行为的毫秒级响应,并推送至企业微信、钉钉等平台。
公众监督与数据共享
采用 RTMP/RTSP 协议将视频流推送到监管平台或第三方 CDN,消费者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后厨直播,延迟低至 500ms。汉阴县等地区通过 “阳光后厨” APP,实现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家资质、违规记录等信息。
总结
明厨亮灶项目通过多算法协同与场景化优化,实现了从人员操作到环境安全的全链条智能监管。未来,随着多模态大模型(如 CLIP、DALL-E)和联邦学习技术的引入,算法将向更复杂场景(如食材新鲜度检测、供应链溯源)延伸,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的精准性与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