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瓶车检测算法的核心是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对车辆关键部件(电池、电机、制动等)的故障预警和状态评估,保障井下运输安全。
核心检测维度与对应算法
煤矿电瓶车检测算法主要围绕三大核心系统展开,不同系统采用的算法逻辑和数据来源存在差异。
1. 电池系统检测(核心是防过充、防漏液、防热失控)
参数监测算法:基于电压、电流、温度传感器数据,采用阈值法实时判断异常。例如单体电池电压低于 1.8V 或高于 2.4V 时触发报警。
状态估算算法:通过卡尔曼滤波(KF) 或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消除传感器噪声干扰,精准估算电池剩余电量(SOC)和健康状态(SOH)。
故障预测算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如 LSTM、随机森林) ,基于历史充放电数据和温度变化趋势,提前预测电池鼓包、漏液等潜在故障。
2. 电机驱动系统检测(核心是防堵转、防绝缘失效)
电流谐波分析算法: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将电机电流转换到频域,提取 3 次、5 次谐波分量,判断电机是否存在绕组短路或偏心故障。
振动信号分析算法:采集电机轴承振动数据,采用时域特征提取(如峰值、有效值) 和频域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SVM) 分类模型,识别轴承磨损、轴不对中等问题。
绝缘电阻监测算法:通过直流叠加法或交流信号注入法,实时测量电机绕组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低于规定值(通常 500Ω/V)时触发保护。
3. 制动系统检测(核心是防制动失效、防闸瓦磨损超标)
制动距离监测算法: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或轮速传感器,计算车辆从制动触发到停止的距离,与预设阈值(根据车速动态调整)对比,判断制动效能是否达标。
闸瓦磨损检测算法: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闸瓦与制动轮的间隙,或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如边缘检测)分析闸瓦厚度,超过 10mm 磨损量时报警。
制动压力监测算法: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制动油路压力,采用滑动窗口均值法过滤波动,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判定为制动系统泄漏。
算法落地关键技术
数据预处理:井下环境电磁干扰强,需先通过小波变换或均值滤波去除数据噪声,确保检测准确性。
边缘计算部署:由于井下网络带宽有限,算法需在车载边缘终端(如嵌入式 PLC)实时运行,避免数据传输延迟导致的安全风险。
多算法融合:单一算法易受干扰,需结合 “参数监测 + 振动分析 + 图像识别” 等多维度数据,通过加权融合模型提升故障识别率(目标达 9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