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算力卡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头部厂商在不同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以下是基于 2025 年最新市场动态的核心供应商及技术布局分析:
一、国际头部厂商
1. NVIDIA(英伟达)
技术优势:Blackwell 架构的 H200/B200 芯片采用台积电 4nm 工艺,集成 2080 亿晶体管,支持 192GB HBM3E 显存和第五代 NVLink 技术,FP4 算力达 20 PFLOPS,推理性能较前代提升 30 倍。其 CUDA 生态覆盖 95% 以上的 AI 开发者,微软 Azure、谷歌云等超大规模客户仍主导高端训练市场。
市场地位:2024 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份额 58.5%,但受出口管制影响,2025 年高端训练卡份额已归零,转向边缘和推理市场。
战略动向:美国亚利桑那工厂量产 Blackwell 芯片,重点布局云服务商和企业级推理集群,L40S 等中端产品在云端推理市场性价比突出。
2. AMD(超威半导体)
技术突破:CDNA 4 架构的 MI350X 芯片配备 288GB HBM3E 显存,带宽 8TB/s,FP4 算力 18.5 PFLOPS,Llama 70B 推理性能与 B200 持平但成本低 30%。与 OpenAI 达成 6 吉瓦算力协议,2026 年 AI 收入预计达 151 亿美元。
市场策略:凭借性价比抢占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等客户,2024 年中国市场份额升至 17.1%,MI350X 在大模型训练和科学计算领域竞争力显著提升。
未来布局:2026 年量产 MI400 芯片,采用 2nm/3.5D 封装技术,目标数据中心份额提升至 20%。
3. 英特尔(Intel)
产品创新:锐炫 Pro B60 Battlematrix 推理卡支持 16-24GB 显存,双芯设计可扩展至 48GB,8 卡集群显存达 384GB,适合中小模型低延迟部署。Xe3P 架构规划引入 160GB LPDDR5X 显存,规避 HBM 产能瓶颈。
生态整合:提供 CPU+GPU+FPGA 异构计算方案,统一 API 支持快速适配新模型,在边缘计算和工业 AI 领域渗透率提升至 12%。
竞争短板:高端训练市场份额不足 5%,软件生态成熟度仍落后于 NVIDIA。
二、中国本土厂商
1. 华为昇腾(Hisilicon Ascend)
技术突破:昇腾 910B 芯片采用达芬奇架构,FP16 算力 320 TFLOPS,性能达 H100 的 65%,已部署于中国移动 “国芯国连” 十万卡智算集群。2025 年推出的 Atlas 950SuperPoD 支持 8192 张卡,总算力全球领先。
市场地位:国内训练型加速卡市占率 34%,政企市场份额超 60%,在金融、能源等领域替代英伟达 H100 比例达 40%。
生态建设:接入 2700 家合作伙伴,覆盖 6000 多个行业方案,MindSpore 框架算子覆盖度超 99%。
2. 海光信息(Higon)
产品特性:深算系列 DCU 兼容类 CUDA 环境,算子覆盖度 99%,支持 PyTorch、TensorFlow 等框架,2025 年与 DeepSeek 大模型实现 “当日无缝适配”。
市场表现:2024 年出货量 18 万张,金融、政务领域国产替代首选,2025 年营收同比增长 54.65%,合同负债达 28 亿元。
技术短板:FP16 算力较昇腾 910B 低 30%,高端训练市场竞争力较弱。
3. 寒武纪(Cambricon)
产品矩阵:思元 370 推理卡支撑阿里云 60% 的推理需求,2025 年出货量预计 15 万片;MLU590 训练卡在云端训练市场中标率 37%。
技术优势:5nm 工艺的思元 590 芯片 FP8 算力 512 TOPS,能效比 1.86 TOPS/W,边缘计算场景功耗仅 75W。
生态合作:与百度飞桨、PyTorch 深度适配,已部署超 10 万片,车载 AI 终端渗透率超 20%。
4. 百度昆仑芯(Kunlunxin)
技术突破:昆仑芯 P800 采用自研 XPU-P 架构,支持 8bit 推理和 MoE 架构,32 台服务器即可支持万亿参数模型训练,推理成本降低 95%。
市场应用:中标招商银行 AI 芯片项目,支撑智能客服和多模态数据分析;3 万卡集群点亮,用于百度文心一言等大模型训练。
竞争短板:2024 年市场份额不足 5%,软件生态成熟度仍需提升。
5. 阿里巴巴平头哥(T-Head)
产品特性:含光 800N 推理卡在视频处理领域能效比达 500 TOPS/W,支撑淘宝推荐系统和城市大脑项目,2024 年收入 32.1 亿元。
技术路径:采用存算一体架构,聚焦特定领域优化,通用计算能力较弱。
三、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1. 高端训练市场
主导厂商:NVIDIA(H200/B200)、华为昇腾(910B)、AMD(MI355X)。
技术壁垒:需支持万卡集群通信和高带宽显存,华为昇腾在国产替代中占据 62% 份额。
2. 推理与边缘计算
主导厂商:NVIDIA(L40S)、AMD(MI350X)、英特尔(锐炫 Pro B60)、寒武纪(思元 370)。
技术趋势:低功耗(<200W)和大显存(>24GB)成为核心竞争力,英特尔双芯设计显存达 48GB。
3. 消费级与专业工作站
主导厂商:NVIDIA(RTX 5090 Ti)、AMD(RX 8990 XT)、摩尔线程(MTT S80)。
市场特点:摩尔线程 2025 年消费级 GPU 市占率 75%,但高端性能仍落后英伟达 30%。
四、未来竞争趋势
技术路径分化:
NVIDIA:强化 CPU-GPU 协同,Blackwell 架构集成 Grace CPU,提升向量数据库搜索效率。
AMD:聚焦 HBM3E 和 Chiplet 技术,MI400 目标 PUE 降至 1.08。
中国厂商:华为昇腾布局 2.5D 封装,海光信息开放 HSL 总线协议推动生态协同。
国产替代加速:
2025 年国产加速卡市场份额预计达 35%,华为昇腾、海光信息在金融、政务领域替代率超 50%。
寒武纪、百度昆仑芯通过 “芯片 + 场景” 垂直整合,在互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渗透率提升至 15%。
成本与能效博弈:
AMD MI350X 每美元算力比 H200 高 40%,长期运行能耗成本降低 20%。
华为昇腾通过液冷技术使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15 以下,较英伟达方案低 10%。
五、供应链与政策影响
国际供应链:NVIDIA Blackwell 芯片在美国量产,但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仍依赖中国。
中国政策:“东数西算” 工程推动国产算力占比提升,2025 年国家级枢纽节点国产芯片部署率目标超 40%。
出口限制:美国对华高端 GPU 禁令倒逼本土创新,华为昇腾、壁仞科技等厂商加速填补技术空白。
六、总结
2025 年算力卡市场呈现 “国际巨头主导高端、中国厂商快速追赶” 的格局:
技术标杆:NVIDIA H200(大模型训练)、AMD MI355X(高精度计算)、华为昇腾 910B(国产替代)。
性价比之选:AMD MI350X(推理)、英特尔锐炫 Pro B60(边缘计算)、海光 DCU(金融政务)。
创新方向:HBM3E 显存、Chiplet 架构、存算一体技术将重塑竞争格局,中国厂商需在生态建设和软件优化上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