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咨询:19113907060
联系我们
产品咨询
资讯内容banner 咨询banner-移动

车网互动规模化落地!充电桩边缘网关成V2G双向充放电核心支撑

作者:万物纵横
发布时间:2025-11-13 10:28
阅读量:

车网互动(V2G)的规模化落地正推动能源与交通系统的深度融合,而充电桩边缘网关作为连接车辆、充电桩与电网的核心枢纽,在双向充放电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以下从技术支撑、政策驱动、商业模式、挑战与突破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车网互动规模化落地!充电桩边缘网关成V2G双向充放电核心支撑(图1)


一、边缘网关:V2G 技术的 “神经中枢”


充电桩边缘网关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协议转换和边缘计算,实现车 - 桩 - 网的高效协同。其核心功能包括:


双向能量流管理


边缘网关需动态调节充放电功率,确保电网稳定性。例如,广汽埃安的 V2G 微网项目采用 10kV 中压并网技术,通过边缘网关实现 30kW 充电桩的毫秒级响应,支持电网调峰需求。英飞源的 V2G 充电桩通过全 SiC 设计,充放电效率超 96%,并支持 GBT/CCS 等多标准协议对接。


多协议转换与数据安全


边缘网关需兼容 ISO 15118-2、IEC 61851 等通信协议,同时通过 TLS 加密和数字签名保障数据安全。例如,基于量子密钥的跨域身份认证技术,可在车辆移动时动态协商会话密钥,防止数据泄露。


边缘智能决策


网关本地处理充电状态、电池健康度等数据,结合电网电价信号(如峰谷价差)自动优化充放电策略。例如,江苏试点中,边缘网关通过聚合 5 万辆充电桩,实现分钟级削峰 137.4 兆瓦,移峰电量 32 万千瓦时。


车网互动规模化落地!充电桩边缘网关成V2G双向充放电核心支撑(图2)


二、政策驱动:从试点走向规模化


中国正通过目标量化和市场机制创新推动 V2G 落地:


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 “三年倍增” 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到 2027 年新增 V2G 设施超 5000 个,反向放电量超 2000 万千瓦时。首批 9 个试点城市(如上海、常州)通过 “双轨制” 电价政策,将放电价格与现货市场挂钩,尖峰时段居民用户放电收益可达 0.85 元 / 度。


地方实践与商业模式创新


江苏无锡:通过 “源网荷储” 协同平台,30 辆电动汽车同时放电 1200 千瓦,单次收益超万元。


上海:试点免费安装 V2G 桩,用户通过峰谷价差和需求响应补贴,年收益可达 3000 元以上。


虚拟电厂聚合:天津、浙江等地通过虚拟电厂整合分散车辆资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交易,500 辆车可实现 15% 的容量备用收益。


三、商业模式:从 “峰谷套利” 到生态价值


V2G 的经济价值正从单一的电价差扩展至电网调节和能源服务:


用户侧收益


车主通过低谷充电(0.33 元 / 度)、高峰放电(1.22 元 / 度)实现峰谷套利,叠加政府补贴(如常州放电补贴 4 元 / 千瓦时),年收益可达 3000-5000 元。广汽埃安、蔚来等车企推出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消除用户对电池寿命的担忧。


电网侧价值


规模化 V2G 可降低电网峰谷差,减少配电设施投资。例如,江苏电网若整合 300 万辆电动汽车,可调容量相当于 10 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南方电网通过车网互动,2025 年预计减少跨区域输电需求 10% 以上。


产业链协同


车企(如比亚迪、小鹏)与充电运营商(如特来电)合作,推出 “车 - 桩 - 网” 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小鹏超充站支持 V2G 放电,用户收益可兑换充电权益或保养服务。


车网互动规模化落地!充电桩边缘网关成V2G双向充放电核心支撑(图3)


四、挑战与突破:技术、标准与生态


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电池寿命: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研究表明,智能 V2G 策略(避免深度充放电)导致的电池容量衰减仅 1.7%-5.8%,远低于每年 600 欧元的收益。车企通过优化 BMS(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将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至 5000 次以上。


设备成本:双向充电桩成本约为单向桩的 2-3 倍,但随着国产芯片替代(如主控芯片替代率 63%)和规模化量产,2025 年成本预计下降 30%。


标准化与互操作性


中国正牵头制定《车网互动通信协议国家标准》,要求 2026 年起新售电动车统一兼容该协议。ISO 15118-2 等国际标准通过分层安全架构(TLS+XML 签名)解决跨厂商兼容性问题。


生态构建与用户接受度


需建立 “车企 - 充电运营商 - 电网 - 用户” 的利益共享机制。例如,广州通过 “汽车 + 电力” 双链协同,实现社区、公交、园区等场景的商业化落地。上海试点通过 “无感参与” 模式(用户设定用车时间后自动调度充放电),提升参与便利性。


五、未来展望:重构能源与交通生态


V2G 的规模化落地将推动三大变革:


电网形态升级:从单向供电向 “源 - 网 - 荷 - 储” 互动的智能电网转型,支撑可再生能源消纳。


汽车属性重构:电动汽车从单一交通工具变为 “移动储能单元”,全生命周期价值提升 30% 以上。


能源交易民主化: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用户可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形成去中心化能源网络。


随着技术成熟和政策完善,预计到 2030 年中国 V2G 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充电桩边缘网关作为这一进程的 “基础设施大脑”,将持续赋能车网互动的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 END -
分享:
留言 留言 试用申请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联系
19113907060
微信在线客服 微信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返回官网顶部 返回官网顶部 回到顶部
关闭窗口
产品订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