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安防领域,边缘 AI 设备凭借本地实时处理能力,极大提升了监控效率与安全性。而要实现高效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识别,算力是关键支撑。不同的安防任务复杂度不同,对边缘 AI 设备的算力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
一、基础人形检测:低算力的基础保障
基础人形检测是智能安防最基础的任务之一,常用于周界防范、简单区域入侵监测等场景。这类任务主要通过分析视频画面中的人体轮廓、运动轨迹等特征,判断是否有人进入特定区域。以常见的 1080P 分辨率、25 帧 / 秒的视频流为例,每秒数据量约 20MB ,边缘 AI 设备需对每一帧图像进行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对算力要求相对较低,一般 1 - 5TOPS 算力的边缘 AI 设备便能胜任。这类设备可快速识别画面中的人体目标,通过简单的算法判断人体的运动方向、速度等信息,一旦检测到异常行为,如有人闯入禁止区域,就能及时触发报警系统。例如,在一些工厂、仓库的外围监控中,部署低算力的边缘 AI 设备,即可实现基础的人员入侵检测,保障区域安全,同时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部署。
二、高清人脸识别:高算力的精准需求
当涉及高清人脸识别时,对边缘 AI 设备的算力要求大幅提升。人脸识别不仅需要提取人脸的关键特征,如五官位置、轮廓形状等,还需与庞大的人脸库进行比对,以确定人员身份。在机场、火车站、金融机构等高安全等级场所,往往需要处理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人脸数据。
高清画面下,人脸图像细节更加丰富,数据量增大,对算法的复杂度要求也更高。一般来说,要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人脸识别,边缘 AI 设备至少需要 20 - 50TOPS 的算力。强大的算力支持下,设备能够快速完成人脸特征提取、编码,在极短时间内与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确保识别准确率达到 99% 以上 ,并在毫秒级时间内给出识别结果,实现快速身份验证和异常人员预警。
三、复杂行为分析:算力与算法的双重挑战
复杂行为分析,如徘徊、奔跑、摔倒、打架斗殴等行为的识别,是智能安防中更高级的任务。这类任务不仅要检测到人体目标,还需对人体的动作姿态、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和判断,涉及到对视频序列中多帧图像的动态特征提取和理解。
以检测人员徘徊行为为例,边缘 AI 设备需要持续跟踪人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分析其停留时间、移动范围等信息;而检测摔倒行为,则要准确识别出人体姿态从正常到摔倒的瞬间变化。这些复杂行为分析任务对算力需求较高,通常需要 10 - 30TOPS 算力的边缘 AI 设备,并且还需要搭配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只有强大的算力与优化的算法相结合,才能在实时监控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各种复杂行为,及时发出警报,为安全防护提供有力支持。
四、多目标跟踪与分析:算力的极限考验
在一些大型公共场所,如商场、体育场馆等,需要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和分析,包括人员、车辆等。多目标跟踪不仅要实时检测出画面中的所有目标,还要对每个目标进行独立跟踪,记录其运动轨迹,分析目标之间的关系和交互行为。
以一个容纳万人的体育场馆为例,监控画面中可能同时出现数千个运动目标 ,边缘 AI 设备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此时,对算力的需求达到了极限,一般需要 50TOPS 以上算力的高性能边缘 AI 设备,才能确保在复杂场景下,实现对多目标的稳定跟踪和准确分析,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在智能安防领域,边缘 AI 设备的算力直接决定了实时监控与精准识别的效果。从基础的人形检测到复杂的多目标跟踪分析,不同任务对算力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随着安防场景的不断复杂化和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未来对边缘 AI 设备算力的要求也将持续攀升,推动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以满足智能安防领域更高的应用需求。
选择边缘AI设备时,并非算力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方案。对于大多数工业视觉、智能安防等应用,16TOPS左右的算力已经能够很好满足需求。DA160S以出色的性能平衡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成为边缘AI部署的理想选择。如需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或获取定制方案,欢迎随时联系我们的技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