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率(Baud Rate)是衡量数据通信中信号传输速率的重要指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为 “波特(Baud)”。
关键概念解析:
码元:
码元是通信中信号的基本单位,可理解为 “一个符号代表的信号状态”。例如,在串口通信中,电信号的高低电平变化、频率变化等都可作为码元的状态。
一个码元可以携带多个二进制比特(bit)的信息,具体取决于信号的状态数。比如:
若信号只有 2 种状态(如高低电平),1 个码元 = 1 比特;
若信号有 4 种状态(如 4 种不同电压),1 个码元 = 2 比特(因为 2²=4)。
与比特率的区别:
比特率(bit rate)是单位时间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单位:bps),与波特率的关系为:
比特率 = 波特率 × log₂(码元状态数)
只有当码元状态数为 2 时(即 1 码元 = 1 比特),波特率才等于比特率。
实际应用:
波特率是通信设备(如串口、调制解调器)的核心参数,收发双方必须设置相同的波特率才能正确通信。例如:
常见的串口波特率有 9600、115200 等,若设置为 9600 波特,且 1 码元 = 1 比特,则传输速率为 9600 bps;
若设备支持更高的码元状态数(如 4 种状态),9600 波特可对应 19200 bps 的比特率。
简言之,波特率描述 “信号符号的传输速度”,而比特率描述 “实际数据(二进制位)的传输速度”,两者需结合信号状态数关联。
波特率与比特率的换算公式如下:
比特率(bit/s)= 波特率(Baud) × log₂(码元状态数)
公式说明:
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单位:bps 或 bit/s)。
波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Baud)。
码元状态数:一个码元可能表示的信号状态数量(如 2 种、4 种、8 种等)。
举例:
若通信中码元只有 2 种状态(如高低电平),则 log₂2 = 1,此时 比特率 = 波特率(例如 9600 波特 = 9600 bps)。
若码元有 4 种状态(如 4 种不同电压),则 log₂4 = 2,此时 比特率 = 波特率 × 2(例如 9600 波特 = 19200 bps)。
若码元有 8 种状态,则 log₂8 = 3,此时 比特率 = 波特率 × 3。
简言之,码元能表示的状态越多,每个码元携带的比特数就越多,比特率相对于波特率的倍数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