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组件选型
组件选型以 “精准识别 + 校园场景适配” 为核心,其中算法处理环节优先采用 DA160S AI 边缘计算盒,替代传统算法服务器,提升系统实时性与灵活性。
组件类型 | 关键参数要求 | 选型建议(含 DA160S 适配) |
高清摄像头 | 1. 分辨率≥200 万像素(1080P);2. 夜视红外距离≥30 米;3. 支持宽动态(抗逆光);4. 帧率≥25fps | - 室外(操场 / 校门口):选 IP66 及以上防水防尘型号- 室内(走廊 / 实验室):选半球形隐蔽款- 高风险区(仓库 / 后厨):选带温感辅助款,与 DA160S 联动提升检测精度 |
AI 边缘计算盒 | 1. 搭载高集成智能视觉深度学习芯片 BM1688;2. 处理器为 8 核 ARM Cortex A53,主频 1.6GHz;3. 算力达 16TOPS@INT8;4. 支持 16 路高清视频智能分析、混合精度运算;5. 低功耗、外设接口全、环境适应性强 | 优先选用万物纵横 DA160S:1. 16 路视频分析能力可覆盖中小型校园(50 路内摄像头需 2-3 台),满足多区域并行检测2. 边缘侧运算减少数据传输延迟,符合校园数据隐私保护需求3. 支持混合精度运算,可灵活加载烟火识别专属算法,后续还能扩展人流统计等智慧校园功能 |
报警终端 | 1. 安保室:声光报警器 + 高清大屏;2. 移动端:APP / 短信推送(覆盖安保 / 后勤 / 校领导);3. 支持对接消防控制室 | 报警信息需包含 “位置、截图、报警类型”,由 DA160S 直接推送,确保 3 秒内触达 |
二、重点部署区域建议
基于 DA160S 的 16 路视频分析能力,按 “风险优先级 + 算力匹配” 划分部署区域,避免算力浪费:
高风险区域(1 台 DA160S 可覆盖 8-10 个点位)
区域:实验楼(化学 / 物理实验室)、危险品仓库、配电房、食堂后厨。
部署逻辑:每 50㎡1 台摄像头,1 台 DA160S 可接入该区域 8 路摄像头,剩余 8 路可分配给相邻人员密集区,提升算力利用率。
人员密集区域(与高风险区共享 DA160S 算力)
区域:教学楼走廊(楼梯口)、学生宿舍楼道、礼堂。
部署逻辑:每 100㎡1 台摄像头,与高风险区摄像头共同接入 DA160S,利用其 16 路并行分析能力,减少设备重复采购。
公共区域(单独分配 1 台 DA160S 覆盖)
区域:校园操场、停车场、绿化带。
部署逻辑:每 200㎡1 台摄像头,1 台 DA160S 可覆盖 16 路,满足公共区域大范围、低密度的检测需求。
三、报警流程设计(DA160S 为核心处理节点)
以 DA160S 为边缘侧核心处理节点,实现 “识别 - 推送 - 处置” 闭环,确保响应延迟≤3 秒:
第一阶段:DA160S 实时识别(0-2 秒)
摄像头将视频流传输至 DA160S,其 BM1688 芯片通过烟火识别算法(加载于边缘盒内)分析烟雾灰度 / 纹理、火焰动态 / 颜色特征,过滤油烟、灯光等干扰项,确认隐患后触发报警指令。
第二阶段:多端联动推送(2-3 秒)
DA160S 直接向安保室大屏推送预警画面,启动声光报警器;同步通过接口向移动端 APP 发送信息(含位置、截图),并触发短信通知。
第三阶段:现场处置与算法优化(3 秒 - 5 分钟)
安保人员赶赴现场确认,若为误报,可在 DA160S 管理后台标记原因(如 “食堂油烟”),优化算法模型;若为真实火情,DA160S 可联动消防控制室,启动消防预案。
第四阶段:数据留存复盘(事后 1 小时内)
DA160S 自动保存报警前后 10 分钟视频录像,生成处置报告,支撑后续流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