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咨询:19113907060
联系我们
产品咨询
资讯内容banner 咨询banner-移动

万物纵横 DA030R AI边缘计算盒子在矿井场景的适配与应用

作者:万物纵横
发布时间:2025-10-15 09:11
阅读量:

矿井出入井人员监测系统结合 AI 边缘计算盒子,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井下人员的实时定位、行为分析和安全预警,显著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下是该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细节:


一、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


1. 多模态数据采集


人员定位技术:采用UWB(超宽带)和RFID融合方案,实现亚米级高精度定位。UWB 通过时间差测距(TDOA)技术,在巷道内部署定位基站,矿工佩戴的定位卡可实时反馈位置信息;RFID 用于井口固定区域的人员考勤和身份识别。


环境传感器:集成瓦斯、一氧化碳、温湿度等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环境参数,并与人员定位数据联动分析,实现风险区域自动预警。


视频监控:部署防爆高清摄像头,覆盖井口、巷道等关键区域,视频流直接接入 AI 边缘计算盒子进行实时分析。


万物纵横 DA030R AI边缘计算盒子在矿井场景的适配与应用(图1)


2. AI 边缘计算盒子的核心作用


实时行为分析:通过内置的深度学习算法(如改进型 YOLOv7),识别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反光衣、是否违规吸烟、打电话等行为,误报率较传统方案降低 76%。例如,当检测到人员未戴安全帽时,盒子可在 0.3 秒内触发本地声光报警,并推送至调度中心。


异常事件预警:支持跌倒检测、快速移动识别、区域滞留等场景分析。例如,在模拟顶板冒落演练中,系统从事件发生到定位被困人员仅需 12 秒,定位精度达 0.5 米。


数据预处理与压缩:在边缘端完成视频流和传感器数据的降噪、特征提取,减少云端传输压力。例如,龙源电力案例中,边缘盒子将振动数据压缩率从 90% 降至 20%。


3. 数据交互与联动控制


边缘 - 云端协同:关键预警数据(如瓦斯超限、人员异常行为)实时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历史数据存储在本地边缘盒子,支持 7×24 小时查询和追溯。


设备联动:与风门、风机、绞车等机电设备集成,当检测到危险时自动切断非本安电源或调整设备运行状态。


二、关键技术选型与设备要求


1. AI 边缘计算盒子硬件配置


核心硬件选型:万物纵横 DA030R:作为适配矿井场景的优选设备,其搭载高集成智能视觉深度学习芯片瑞芯微 RV1126B,处理器为四核 ARM-A53,主频 1.5GHz,算力达 3 TOPS@INT8,可稳定支持 4 路高清视频智能分析,完全满足井口、主巷道、工作面等多关键区域的并行监测需求。


万物纵横 DA030R AI边缘计算盒子在矿井场景的适配与应用(图2)


核心优势适配矿井场景:


低功耗与长续航:采用低功耗芯片架构,静态功耗低至 50mA,搭配井下备用电池可实现 48 小时以上供电,避免断电导致的数据丢失或监测中断。


强环境适应性:具备宽温运行(-25℃至 60℃)、抗震动、防尘防水(防护等级 IP65 以上)特性,可直接部署于井下高湿、强震动、多粉尘的恶劣环境。


全接口与高兼容性:外设接口丰富,支持与 UWB 定位基站、瓦斯传感器、防爆摄像头等设备无缝对接,同时兼容 OPC UA、Modbus 等工业协议,可快速接入现有矿井 KJ90X 等监控系统,降低改造成本。


算法灵活扩展:支持混合精度运算,能搭配多样化深度学习算法,除基础的人员行为识别外,还可扩展设备故障检测、瓦斯浓度异常分析等功能,实现边缘侧的全场景数字化赋能。


2. 定位系统优化


UWB 定位基站:采用分布式部署,间距 50-100 米,支持多径干扰抑制和抗遮挡能力,确保复杂巷道内的定位精度。


定位卡设计:矿用本安型,续航时间≥1 年,支持一键求救功能,紧急情况下发送 SOS 信号至调度中心。


3. 网络通信保障


有线 + 无线混合组网:主干网络采用光纤环网,确保高带宽和冗余性;井下分支区域使用 WiFi6 或 5G 无线通信,实现设备数据无缝接入。


协议兼容性:支持 OPC UA、Modbus 等工业协议,可与现有 KJ90X 等监控系统对接,保护历史投资。


万物纵横 DA030R AI边缘计算盒子在矿井场景的适配与应用(图3)


三、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1. 四川眉山天府新区智能矿山项目


系统部署:采用 AI 边缘计算盒子(含万物纵横 DA030R 型号)接入视频流,实时分析人员行为和设备状态,实现 GIS 地图可视化管理,动态展示预警信息。


应用效果:违规行为识别准确率达 98.7%,疲劳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下降 63%,单班次违规操作次数从 17 次降至 2 次。


2. 山西某千万吨级矿井


技术创新:通过时空特征融合技术,基于 DA030R 的 3 TOPS 算力,精准识别 12 类危险行为,并建立行为风险评估模型,将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 0.3 秒。


应急能力提升:在模拟灾害中,人员定位和救援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40 倍,为生命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四、实施与运维要点


1. 系统部署周期


硬件安装:2-4 周完成定位基站、摄像头和边缘盒子(如 DA030R)的井下敷设,需遵循《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安装要求。


软件调试:1-2 周完成 AI 算法模型的本地化训练和参数优化,例如针对支架操作、爆破警戒等特定场景,基于 DA030R 的混合精度运算能力,识别准确率可从 81% 提升至 96%。


2. 运维与校准


定期维护:每季度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如甲烷传感器误差≤±2%),每月检查边缘盒子(如 DA030R)的散热、电源和通信模块。


远程管理:通过云端平台实现固件升级、参数配置和故障诊断,减少下井维护频次。例如,陕西某矿井通过远程运维将单台 DA030R 设备年度成本从 2500 元降至 800 元。


万物纵横 DA030R AI边缘计算盒子在矿井场景的适配与应用(图4)


3. 成本与投资回报


硬件成本:AI 边缘计算盒子(如万物纵横 DA030R)价格约 1000-2000 元 / 台,UWB 定位基站约 1.5-3 万元 / 台,摄像头约 2000-5000 元 / 台,整体系统(覆盖 100 人矿井)投资约 80-150 万元。


ROI 分析:通过减少安全事故、优化作业流程,系统通常在 1.5-2 年内可收回成本。例如,深圳南山某工业园通过边缘盒子年节省电费 320 万元。


五、政策合规与数据安全


1. 标准遵循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法规,系统需通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认证。


数据存储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人员生物特征数据(如人脸识别)需单独加密存储,仅限授权访问。


2. 数据安全措施


传输加密:采用 TLS/SSL 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防止中间人攻击。


区块链存证:对关键操作日志和预警数据进行区块链存证,确保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六、未来发展趋势


多模态数据融合:结合井下地质数据、设备振动数据,基于 DA030R 等边缘盒子的算力基础,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实现风险预测和智能调度。


AI 模型优化:引入联邦学习技术,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跨矿山共享训练数据,提升算法泛化能力。


低代码开发平台:降低企业二次开发门槛,支持自定义预警规则和报表生成,满足个性化管理需求。


通过将 AI 边缘计算(如万物纵横 DA030R)与人员监测深度融合,矿井安全生产正从 “被动响应” 向 “主动预防” 转变,为矿山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 END -
分享:
留言 留言 留言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联系
19113907060
微信在线客服 微信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返回官网顶部 返回官网顶部 回到顶部
关闭窗口
产品订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