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国产智算卡生态在政策驱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多重作用下,正经历从 “进口依赖” 到 “自主可控” 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进程不仅重塑了全球 AI 算力格局,更推动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迈向全球领先地位。以下从核心突破、生态构建、挑战与未来路径四个维度展开全景解析:

一、核心突破:性能、产能与场景应用三重跃升
技术性能对标国际主流
国产智算卡在关键指标上加速追赶英伟达等国际巨头。华为昇腾 910C 的 FP16 算力达 900 TFLOPS,达到 H100 的 80%,但推理成本仅为其 1/10。海光信息深算二号 DCU 采用 7nm 工艺,FP64 算力达 19.5 TFLOPS,性能相当于 A100 的 85%,支撑 “天河三号” 等超算中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壁仞科技 BR100 芯片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测试中,算力利用率较 A100 提升 18%,支持万卡级集群训练。
产能瓶颈逐步突破
华为昇腾 2025 年第三季度出货量突破 70 万颗,良率提升至 40%,并中标全国超 80% 的省级智算中心项目。寒武纪思元 590 采用 Chiplet 技术,2025 年一季度出货量同比暴增 4230%,与字节跳动签订的 36 亿元 22 万片订单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摩尔线程 MTT S80 消费级显卡出货量达 50 万片,价格较英伟达 RTX 3060 低 30%,成为首个规模化出货的国产 GPU。
垂直行业深度渗透
国产智算卡在金融、能源、医疗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中国电信联合华为部署的昇腾超节点智算集群,在金融反欺诈场景中处理效率提升 3.8 倍,单节点可支撑百万级交易实时监测。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通过 AI 模型将报警准确率提升至 80% 以上,管控效率提高 3 倍。寒武纪思元 590 在智能驾驶场景渗透率超 30%,服务于比亚迪、蔚来等车企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二、生态构建:从兼容适配到自主标准
软件生态闭环初步形成
华为昇思 MindSpore 框架兼容 PyTorch 达 98%,吸引超 400 万开发者,国内 50% 的大模型基于昇腾开发。摩尔线程构建的 MUSA 软件栈支持 vLLM-MUSA 推理框架,实现 DeepSeek 671B 大模型的快速适配,推理吞吐性能较业界最佳水平提升 9.2%。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联合打造的 DTK 工具链,成功替代英伟达 DGX 系列在政务云领域的应用。
跨行业协同创新加速
中国移动发起的 “智算互联 OISA 产业链攻坚计划”,联合摩尔线程等企业推动全向智感互联协议(OISA)技术标准的商用化,目标构建国产智算中心的高速互联体系。华为与沙特签订昇腾芯片采购协议,将产品推广至中东市场,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寒武纪与浪潮信息、商汤科技合作优化大模型训练效率,形成 “芯片 - 服务器 - 算法” 的垂直整合能力。
政策驱动的生态共建
国家通过 “东数西算” 工程、算力产业基金等政策工具,明确要求新建超算中心国产芯片占比不低于 30%,并对采购国产芯片给予 15% 财政补贴。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出台政策,要求 2025 年智算中心国产算力占比超 70%,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生态企业。这种 “硬约束” 与 “软激励” 结合的模式,直接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三、挑战与应对:技术、供应链与国际竞争
先进制程与高端材料依赖
国产智算卡仍依赖台积电、中芯国际的 7nm 及以下工艺,而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可能影响产能扩张。华为昇腾 910C 虽实现量产,但良率(40%)仍低于英伟达(70% 以上)。海光信息深算三号计划采用 5nm 工艺,但需突破 EUV 光刻机限制。
软件生态成熟度差距
尽管国产框架取得进展,但 CUDA 生态的垄断地位尚未动摇。壁仞科技 BR100 仅支持部分 PyTorch 算子,开发者迁移成本较高。摩尔线程 MTT S80 虽支持 DirectX 12,但游戏兼容性仍落后于英伟达,需持续优化驱动与适配。
国际竞争与地缘博弈
美国 2025 年批准英伟达 H20 和 AMD MI308 对华出口,但附加 15% 收益抽取条款,试图维持技术影响力。AMD MI300X 凭借 1.5 PetaFLOPS 算力和 63% 的价格优势,已进入字节跳动、腾讯等企业的采购清单,2025 年订单量超 15 万片。国产厂商需在性能、成本、生态上构建差异化优势,以应对国际巨头的竞争。

四、未来路径:技术跃迁与全球化布局
技术路线创新
华为计划推出基于 Chiplet 技术的昇腾 920,算力提升至 1.2 PetaFLOPS,并探索光互联技术以降低集群通信时延。寒武纪将研发 3nm 制程芯片,目标 2027 年算力达到英伟达 H200 的 80%,并拓展车规级市场。摩尔线程聚焦全功能 GPU 架构,开发支持 AI 训练与图形渲染的通用计算平台。
全球化生态合作
国产厂商需加强与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合作。华为昇腾已进入沙特、阿联酋的 AI 园区项目,替代部分英伟达 B200 芯片。寒武纪与欧洲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国产芯片在生物信息学、高能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政策与资本协同
政府应加大对先进制程研发的投入,通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基金)支持设备国产化。企业需优化客户结构,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如寒武纪计划将政务订单占比从 40% 提升至 50%,分散市场风险。同时,通过并购整合强化产业链协同,如摩尔线程与爱簿智能合作开发边缘计算模组,拓展应用场景。
结语
2025 年的国产智算卡生态突围战,是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破局的关键战役。从技术性能的追赶、产能瓶颈的突破,到软件生态的自主构建与全球化布局,国产厂商正以 “硬件 - 软件 - 场景” 三位一体的策略,重塑 AI 算力的全球格局。尽管面临先进制程依赖、生态成熟度不足等挑战,但政策红利、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叠加效应,将推动中国在 2030 年前实现智算卡生态的全面自主可控,并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 “中国方案”。
需求留言: